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
目录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
北大期刊、统计源期刊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国际刊号 | 1000-1832 | 主管单位 |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| 主办单位 | 东北师范大学 |
国内刊号 | 22-1123/N | 类别 | 科学 | 出版地方 | 吉林 |
影响因子 | 1.12 | 语种 | 中文 | 创刊年份 | 1951 |
发行周期 | 季刊 | 邮发 | 12-43 | 邮编 | 130117 |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栏目
北大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)、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)、知网收录(中)、维普收录(中)、万方收录(中)、CA 化学文摘(美)、国家图书馆馆藏、上海图书馆馆藏、Caj-cd规范获奖期刊、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、中科双效期刊、中国精品科技期刊、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、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、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、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须知
①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,不得作假,一经发现,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,情节严重者,将在首页进行公布。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,不愿改动者,请事先说明。
②正文: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。正文采用5号宋体字,一律采用单倍行距。引文务请核实无误,并注明出处。
③一级标题用一、二、三、等编号,二级标题用(一)(二)(三)等编号,三级标题用1.2.3.等编号,四级标题用(1)(2)(3)等编号。
④参考文献序号与文中标注序号相一致(文中标注序号用上标),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:[]、[2]……每条参考文献最后均以实心句号结束。
⑤基金项目:名称及编号;作者简介:第一作者姓名(出生年— )、性别、职称或学位、主要从事专业及邮箱等,在首页以页下注形式写明。
⑥摘要与关键词论著类稿件要写出100~200字的结构式摘要(由“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”四部分构成),其他类稿件要编写50~100字的指示性摘要。
⑦作者姓名(作者所在单位名称,所在省和城市名称,邮编),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。英文作者姓名及单位(作者姓名格式:“ZHANG De-Lin)。
⑧标点符号使用依据《标点符号用法》(GB/T15834-2011),数字用法以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》(GB/T15835-2011)为准。
⑨注释采用页下注(脚注)的方式。页下注(脚注)中引证文献标注项目一般规则为:中文文章名、刊物名、书名、报纸名等用书名号标注;英文中,文章名用双引号标注,书名以及刊物名用斜体标注。
⑩本刊提倡一稿专投,反对专投承诺做出后任何形式的撤稿行为,反对一稿多发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收录
- 北大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)
- 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)
- 知网收录(中)
- 维普收录(中)
- 万方收录(中)
- CA 化学文摘(美)
- 国家图书馆馆藏
- 上海图书馆馆藏
- Caj-cd规范获奖期刊
-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
-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- 中科双效期刊
-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
-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
-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
- 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荣誉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常见问题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被北大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)、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)、知网收录(中)、维普收录(中)、万方收录(中)、CA 化学文摘(美)、国家图书馆馆藏、上海图书馆馆藏、Caj-cd规范获奖期刊、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、中科双效期刊、中国精品科技期刊、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、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、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、等数据库收录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论文投稿方向:刊登数、理、化、天等、等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论文格式要求:
- ①书写顺序文题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单位、中文摘要、关键词、中图分类号、文献标识码、文章编号、英文题目、英文作者姓名(用汉语拼音,姓前名后),英文作者单位、英文摘要、英文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。
- ②为方便前后文献对照检查,在投稿时作者应在文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,文后的参考文献也对应地标上序号,以免重复或漏掉文献。
- ③注释采用脚注,一律置于当页脚下,采取1、2、3……的标号,通篇连续排号。不用尾注、文末参考文献的形式。
- ④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,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,100-300字为宜。
- ⑤请不要把稿件邮寄给个人,以免影响审稿和发表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属于科学类期刊, 目前刊期为季刊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期刊级别是北大期刊、统计源期刊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影响因子是1.12。
东北师大学报·自然科学版杂志国内刊号是22-1123/N。